新办养羊场技术要
点:
一、办场的根本条
件
1.牧地条件。在以放
牧为主要饲养方式的状况下,植被掩盖率在80%以上的地域,土
山地域每3~5亩饲养1 只成年羊,石山地
域5~10亩饲养1只成年羊。经过草
地改进、种植优质牧草,应用作物秸杆喂羊等,载畜量能够增加1倍以上。
2.有合适建羊舍的地
点。羊舍所在地请求地势高燥、通风凉快、冬暖夏凉,建舍时请求所用木质枯燥,建成楼式,并围有按每只羊3~4平方米的运动场。
3.有清洁的饮水来源
。
4.饲养人员必需经过
培训或有一定养羊理论。
5.肃清牧地内杂草和
有毒的草类、藤蔓。
二、办场时节
也就是引种调种时
节。普通来说,桂西北地域,以深秋和冬季引种为宜,尽可能在湿润多雨时节前有6个月左右的顺应期
,种羊的成活率最高。如本县纳直乡在1996年11月调进种羊
1957只,至1997年6月底只死亡
62只,1997年仅为3.2%。
另外,在条件答应
的状况下,种羊迁入地域的环境条件(如气候、雨量、海拔、牧草类型等)与产地相近或类似,尽可能防止条件突变,石山地域到石山地域引种,土山地域到土山地域引种。所引山羊要请兽医技术人员严厉检疫。
三、合理的起步根
底羊群
要依据农户饲养人
员的管理程度和技术素质肯定合理的起步数量,理论证明山区多数农户兴办养羊场,起步根底羊群以不超越30 只为宜,最好在
15只左右。有条件、
有才能饲养较大群体的农户,能够从此群体消费的羊当选留种羊,扩展种羊数量,这样,羊群的顺应性、合群性、抵御力等就能够较好的处理了。同时,在饲养过程中,留意不要随意从外地或其他羊群购羊补充。
四、及时给羊群免
疫接种和驱虫
在进羊1个月左右,羊群根
本稳定,体质根本恢复,应要给羊群停止免疫接种,加强羊只抵御疫病的才能,并对羊群停止一次全面的驱虫。
五、要勤察看,及
时处置异常的羊只,减少损失
要坚持每日放牧和
收牧2次数羊。经过数羊
,不只能够随时控制羊群量的变化,熟习本群羊只的特征特性,而且对羊群个体的运动状态,肉体状态,排泄等的变化能得到及时发现,及早处置。在放牧中也要留意察看羊只的采食、站立、运动等状态。
六、及时处置应激
反响
种羊经过运输,迁
入地的环境条件与产地差别,饲养方式发作改动等,羊在顺应期内都会呈现不同水平的应激反响,一些条件性病源微生物亦乘羊只抵御力降落而致病,常见的应激反响多表现为感冒、肺炎、角膜炎、口疮、腹泻、流产等,处理这
些应激反响,除了对症处置外,更重要的是要增强饲养管理,特别留意圈舍等的清洁卫生,如有可能,可从产地带些牧草逐步过渡,也可试用产地牧场土壤浸水喂服等。